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肖文飞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文飞说书】【文飞说书】(八):古今之辨——九宫格与米字格背后的玄机

2019-04-21 16:19:30 来源:杖藜文化作者:肖文飞 
A-A+

AREqVDgzGwLfDlJZHbXDmfUzYNnfEq8EK4TRbTBT.jpg

八大山人 《游鱼图》

  有天晚上,我读博期间的舍友,现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的周博兄给我打电话,老肖,您说说九宫格、米字格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愣了愣,没有回答上来,因为我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九宫格和米字格,不就是辅助我们掌握结构的两种格式吗,有什么好深究的?!

  事后,我想了想,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历史上只出现了这两种格式而没有出现其他的格式(后来出现的回宫格只是这二者的综合)?

  在大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象背后,究竟包含着中国书法字形结构演变怎样的奥秘?

  周博兄从事字体设计研究,学问做得很好,他对这个很敏感!

yAxpHwfBySz3pNvDKDC4FTNCQbhf6e3CZm9fM8W3.jpg

周博《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内页

  学问就是从对常识的追问开始的!

  好了,回归正题,我们来见识一下九宫格和米字格。

SnQ9y2ztTqyTdS8Vzice50AVuRkusqE1FdzdLaXA.jpg

bLxzGlCORlMTDAz7b8qDyk7MYrtwTvfUN7qxpjFt.jpg

九宫格和米字格

  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的啊!

  但是,当把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欧阳询《九成宫》里面的字分别装进九宫格和米字格后,我们发现,问题来了!

  颜真卿的字放在九宫格里非常贴切,但是放在米字格里,却感觉不太匹配。

nhocEOQmJRY9aWvh80w9DQGj2kV3ykfnlyZKkeJd.jpg

PJ2g4NVuw2p3BeHlhPghE3cvnP9TVh5NmJohuqDP.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的颜体

  欧阳询的字放在九宫格里面,基本失效,左右两边的格子差不多都是空的;但是放在米字格里面,却是再贴切不过,包括那个中心聚拢点,正好就对应着欧字中宫收紧的那个地方。

dCvsbArRAfjU0hE0dRjTOg34gMwxUYnQDKhyQzlT.jpg

f2DoxYGgJ9TIGYzzmbSmS3CUEMPLqHtLnj5OgVx1.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的欧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差别?

  说来话就长了,得从书法史楷书结构的演变说起。

  先来普及两个概念,“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

  所谓的“平画宽结”,是隶书的一个结构特征。以《西狭颂》的“古”为例,它的横画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即使中间有起伏,但是如果给横画最低点画一根线,它还是处于同一水平线,这就是“平”。

ceav6As4kM9kAgFKImDEqx99yT71aTZdX08QYwWp.jpg

平画宽结(以《西狭颂》“古”为例)

  宽怎么理解?隶书的结构,左右开张,横向发展,取一种扁宽的态势,这就是“宽”。

  横画处于水平,然后结构处于扁宽的左右开张之势,合起来,我们就叫它为“平画宽结”。

  “斜画紧结”又是什么鬼?

  以欧阳询《九成宫》的“蒸”字为例,它的横画往右上斜,呈现左低右高的态势,这就是所谓的“斜”。

YDIIDF09xwdFuaIX7WzyaLENmHjDfaWTrnmD5zk1.jpg

斜画紧结(以欧阳询“蒸”为例)

  那么它整个的字形呢?从隶书的扁宽往狭长的方向发展,而且整个字的结构,开始往中心聚拢,即中宫收紧。我们再回到这个“蒸”字,草字头上面长下面短,左右两边长,中间短,中间的撇跟捺是往左下右下开张伸展,下面的四点,渐变散开,整个字呈由中心往四周辐射散开的态势。此谓“紧”。

  这种结构,我们就叫它“斜画紧结”。

  从隶书过度到楷书,经历了“平画宽结”、“平画紧结”、“斜画宽结”、“斜画紧结”的不同阶段,演变并非直线,中间也有反复交错。

  看似简单的过程,跨度却有几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个体生命,却非常漫长,是很多代人不断积累的结果。

  再来探讨一下“古意”。

  “古”从何来?

  简而言之,源于与以前时代的联系。

  与前代联系越紧密,则越有古意。

  比如诗歌,在风格上越靠近《诗经》,则越有古意。

  书法上也是如此。用笔暂且不表,今天主要说结构。

  在结构上,楷书与汉隶的联系越紧密,也即越靠近汉隶平画宽结的体势,则越有古意。

  关于楷书体势的演变,刘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有详细论述,张鹏先生也有《楷书结构体势的演变》专文论述。

  这里我做一些搬砖工作。

QaI9IsEx1YUG0rrBv8vzSrDdgseCmxBeE5bJWimH.jpg

  来看看楷书平画宽结的隶书渊源。

  《莱子侯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横画平直,外框都很整齐,四角的力量平均,没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虽然抹掉了蚕头燕尾的典型特征,但它还属于隶书。由于长横平直,显出平宽的格局。

JgY0hjlPAOHn71EsK9mk3GooblRi41LQaXenUrHu.jpg

《莱子侯刻石》 东汉16年

jzBlh6VhBelDgaVMqtySLQMSw6QPu3AjMj76NDFL.jpg

《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 63年

  这个就是楷书的源头。

  平画宽结

  再看萌芽时期的楷书,它是什么特征呢?最核心的——笔画的去隶书化,就是把蚕头燕尾隶书这一典型特征泯灭掉,而结构的变化相对滞后,延续的还是汉代隶书的平画宽结体式。

  《谷朗碑》,已经是典型的楷书起笔,但结体保留了汉隶的平宽,古意盎然。

xk1QDdDbLVZCOEpg7E40craa8G0kn6Uol3utUJOG.jpg

《谷朗碑》三国吴 272年

  《高丽好大王碑》、《泰山金刚经》,同样也保留了隶书平宽的态势,且字内空间撑得很开,磅礴大气,非常高古。

nLzs01028qNE3ua6uQtCvYieq2LEx07FEFB0O8QV.jpg

《高丽好大王碑》东晋 414年

bT7a4Xh1KDNFkqbEm8Tv4Vnd9enlY9mRHbDOgBq4.jpg

《泰山金刚经》南北朝

  《高盛碑》,还有一些写经体也是这类体势。

qOFVjKRucTa6xvg70cRIKFlZLgmcWSIcSkNdY7Dq.jpg

《高盛碑》 东魏 536年

vFgKMQLaND8rIDa3y17v53kYqhNE8BTNqQmx9b4l.jpg

20世纪初新疆出土写经残纸

  平画紧结

  接下来看平画紧结:结构上开始往中心聚拢,出现有意识的笔画错落,开始伸胳膊伸腿了,但横画还基本保持平直,隶书的痕迹还是比较重。

  如《沮渠封戴木表》、《沮渠安周造佛寺碑》、出土的楼兰习字残纸等。

xe9Cyx68lAJ6FYTTbYBB0ZRT03Za9uP6z3piHsFd.jpg

《沮渠封戴木表》 北凉

KZQfzgXDLUjfRqKsfCCRGHVZ3E2HBLmDDsXCmwmB.jpg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北凉 445年

lvUWjZfsSTYdr4RapkrFeqm2EeuMRgDyKMnQHPGu.jpg

楼兰习字残纸

  斜画宽结

  斜画宽结,开始走向楷书的自觉。特点是横画普通开始左低右高,体式横宽上扬,笔画呢,开始逐渐脱离隶书的痕迹而走向成熟。

  斜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楷书体式平直的倾向,使楷书在去隶书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宽,可以说是成为楷书与隶书联系的最后一个纽带。

  典型的如钟繇的《贺捷表》,已经有横画往右上倾斜的特征,但字内结构还是比较宽博,没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有古意。

qhTBbMkMMX3oorQWZumjxDO80XiCz4l7aXCjUtXm.jpg

钟繇《贺捷表》东汉 219年

  类似的还有《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等。

c8AmodJXqakSfZxQfc0IcieKMTycEDOeDa6dYOqS.jpg

《爨龙颜碑》 南朝刘宋 458年

OW2hJeOYkhRRbbHI7GM9hRaKNSF4HQgc678xsHfD.jpg

《刘怀民墓志》 南朝刘宋 464年

  斜画紧结

  接下来是斜画紧结,是脱尽隶意的、比较典型成熟的楷书结构体式。

  用笔上脱尽隶书的遗意,结构上,将横向的笔画变短,纵向的笔画引长。

  也就说它开始从隶书左右横向的开张,转到纵向的拉长,横宽变纵敛,变宽博疏朗为紧结交错。

  比如王羲之的《乐毅论》,北魏的《元桢墓志》、《始平公造像》、《张猛龙》等等,都属于此种体势。

QGHKYd7kVABciM1uwooAKlEMTWwcSjq289g7ooWI.jpg

王羲之《乐毅论》

0EVcxQ3BJRuZmlWOrYhIwNwUe63GgxZoMKnh523h.jpg

《始平公造像》 北魏 498年

a7uVvgWBMd8THN0gpsb584Xj6G8lKn20IjSKfBap.jpg

《元桢墓志》 北魏 496年

FkIW1gZBYg0EB7oVUphtpA2AW1WqaxCuM0MDj5Aj.jpg

《张猛龙碑》北魏 522年

  唐代楷书高度成熟之后,在帖学流行的一千年里,由于缺少隶书魏碑等其他书体的滋养冲击,楷书的继承和创新都是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在结构方面,斜画紧结几乎一统天下,楷书式微与此大有关系。

  搬砖活动到此结束!

  总结一下,从隶书演变到楷书,结构上总体经历了从平到斜、从宽到紧、从横到纵的变化,而字的重心也开始从低到高,完成了从“古”到“今”、从“拙”到“秀”的转换。

  (关于拙与秀,有机会另开话题掰呼。)

  比较一下《谷朗碑》的“其”和欧阳询的“其”,《好大王碑》的“家”和柳公权的“家”,《泰山金刚经》里的“菩萨”和赵孟頫所写的“菩萨”。

  唐前唐后,“古”与“今”、“拙”与“秀”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17jCaI38kzl5TIcK7bI9UzONSNgPXgcFUbCH0alW.jpg

rO9meANbZ5X2L6uXju2nqUQH3BkOBHeHSS2E7nvJ.jpg

《谷朗碑》的“其”(左)与欧阳询的“其”(右)

HlXztkRVrQJABq1IKjauVI4L0uqXqVmQmWSnYFY8.jpg

cgEZ9CTjZlsliZClHxoaFikxELwr69KWnz5uYbht.jpg

《好大王碑》的“家”(左)与柳公权的“家”(右)

ljs3t2lQOVC2uwBL6RFRprOfaxOpDljhjhjPoWG1.jpg

FSOCWezGuMtwyI2reeOpiCHQTb52IoclaBh1KNZg.jpg

《泰山金刚经》的“菩萨”(左)与赵孟頫的“菩萨”(右)

  所以从审美风格上来说,总体上,唐以前,是偏于男性的艺术;唐以后,是偏于女性的艺术!

  重新回到九宫格和米字格。

  二者虽然是简单的两种习字格式,却对应了书法当中两种非常重要的结字方式。

  九宫格横平竖直,均匀布局,没有明显的中心收拢点,对应着平画宽结,更靠近唐以前的结构,承接着隶书的传统,宽博有古意,体现的是一种“古质”。

  颜真卿的字继承了汉隶的结构传统,趋于平宽,取方整之势,而且重心下坠,偏拙,所以与九宫格非常匹配。

6MAXTCQsql13mB7tl0Sid5fz31ePJCwdMjnHXPHR.jpg

i87rT7yumE3oKtxvfXm2qzIBqw9GM4lN7rsJZHzX.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的“颜”

pVC6knT2LvnP7SlUZuWgdvFnd2HQqGbXxjeCKaGM.jpg

3Vu5rqRuN5dwHpkU9jAfZM5H13j5UCxADRnslntL.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的“监”

  米字格出现斜线,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对应着斜画紧结,开启的是唐以后的书法结构,体现的是一种“今妍”。

  欧阳询的字,斜画紧结,取狭长之势,而且重心上移,偏秀,与米字格再合适不过!

9XxLk0L3cxeCdbwpuaBqyA3cxrlG2tfqJnZcBFe1.jpg

ere4n2xJ9KFbfXammdjFl9k8ybGxkNfOI4kfZWCp.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气”

DBBRWPWaHqw0iuJxdMru8IwgbfynzFM6s6EXXFLN.jpg

EAkEz94ESV84NrSxlba3wQkEh1IrDVFz7BNuLjFf.jpg

分别放在九宫格和米字格里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武”

  所以,把颜真卿装进米字格,把欧阳询装进九宫格,那就是典型的拉郎配了!

  颜真卿与欧阳询,一个承前,一个启后,虽同处唐代,同样有着“古”与“今”的差别!

2gMBzYBB3oVEr7IqSWBKdI0qy6xk9olUNFFK9uZC.jpg

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局部)

fbnxNPdXY2e3BiU7XE6eATqSPW3Ey9lccOFXCwbx.jpg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当然,“古”与“今”,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也是相对的。

  我们看王羲之的楷书,有斜画紧结的趋势,但与后来如欧阳询这类典型斜画紧结的楷书相比,还是有不少距离,也就是说,王羲之楷书平宽趋势的特征还是相对明显,所以相对于欧阳询,王羲之还是“古”。

  我们可以把对比的时间段再拉近点,比如把王羲之与王献之相比,那么王羲之“古”,王献之“今”;如果把王羲之与钟繇相比,钟繇“古”,而王羲之又是“今”了。

  比较一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钟重心低,横画较平,字形方扁;王羲之,重心开始抬高,横划右上斜超过钟繇,字形开始拉长;到王献之,重心更高,横划更斜,字形更狭长。

  所以,钟、大王、小王,“古”、“今”之别是非常明显的。

eTcUTUhG4PhjPsgoWy1ecBiceRQebPzi0pdbA10c.jpg

钟繇《宣示表》(局部)

IhXciCra79pU8auWL0MWYeCMLBTalZ2UFIvfinOA.jpg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eslYBol8jUzIDcsbQpsnOiAZ1bYEltKoLfgT1fBb.jpg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局部)

0xoiua4OspUA0j8eyR6SRGkFhlHMUmGAMD37Zav3.jpg

钟繇(右)、王羲之(中)、王献之(左)比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钟繇小楷的原因,高古!

  “古”与“今”、“拙”与“秀”代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

  风格不做高下判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学术背景,导致了审美趣味的差异,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性作出判断选择。

  但是,当对风格作出判断选择之后,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之匹配的结构形式。

  比如说,有很多人喜欢钟繇小楷。

  为什么喜欢?

  不知道,我就是喜欢!

  这就属于撞大运了。

  当你明白了背后的道理,有意识地去主动追求,成功的概率要比撞大运大得多得多!

  这也正应了杖藜书院的教学理念——“学书循理,回归常识”。

  有插播广告之嫌,就此打住!

  在结构方面,唐以后,斜画紧结几乎一统天下,但还是有少数天才式人物,能穿透唐楷这座高峰的云雾,直入唐以前书法的堂奥,得平、得宽,或二者兼具,比如,王宠、黄道周、八大山人、伊秉绶、傅山等。

HEfM0PpjVazroqObttVLihA2ZZ6WAk4j28zSJfHe.jpg

王宠 庄子《逍遥游》局部

jEFlxc4vtQHxAq1osl168jbVsQpPUrVgIHZzLHwo.jpg

黄道周 《孝经》(局部)

oxkZrgKnroZvbf9FcVFmMTC8OmYmw7I1kZ2vPRdV.jpg

八大山人-行草题鱼图轴

ukN9ShaZdKEOdEyU9nti7oEmAEPrhpEhLMseL7xQ.jpg

傅山 《心经》(局部)

qfLuUUTiN6pATCWXAZZ7YVIXRcPvRyfQU64aQVza.jpg

伊秉绶 临古四条屏

  在前人对书法源流清晰梳理的前提之下,以及在大量拥有书法资料的基础上,当代书法人对唐以前平宽结构也有主动追求,从而拉开了与时人的距离,呈现一种难得的古意,如中青年一代的曾翔、刘彦湖、何国门等。

GE9Lc6xC2fUZIGxf6EE0dmLBIrZDVbqWXxAMpFFY.jpg

曾翔 普济《五灯会元》 23cm X 27cm 2018年

dCgDMqngqYkzJvyydwFBcSLg9B6oo8q3MLvkEWdW.jpg

刘彦湖 《乐寿永康》

qk1UodepuHTyNgysQ8nvItFe0ocaghTl7sK0cNPI.jpg

何国门《题鲍贤伦摩崖拓片 · 田园》136.5cmx68.5cm 2018年

  平、宽、横与斜、紧、纵,六字道尽了中国书法结构的奥秘!

  此后,所有的结构变化只不过都是在其中打转转而已!

  至此,书法结构之事毕矣!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肖文飞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